寻访校友足迹5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听杭师大教坛新秀许一洲学长聊教育与成长
2025年7月27日,博彩公司排名-十大体育博彩公司排名 “循初心,探职路”寻访校友活动中,志愿者缪黄皓与201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校友许一洲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现任杭州市长寿桥教育集团团支部书记、发展规划中心副主任、信息科技教师的他,带着“2022年度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拱墅区第十五届教坛新秀”等诸多荣誉,深情讲述自己从迷茫求学到扎根教育的蜕变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传递着踏实前行的坚韧力量。
从“代码路”到“教育路”:一场向心而行的选择
许一洲学长的教育初心,并非从一开始就清晰。初入大学时,他就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虽能熟练编写代码、攻克算法题,却始终找不到明确的职业方向——“心里总空落落的,不知道这份技能能指向哪里”。
直到大一结束,他毅然做出转专业的决定,投身计算机师范专业。“当时就觉得,‘教书育人’这四个字让我踏实”,从那时起,他开始主动参与教育相关实践,再到大四通过实习、见习真正站上讲台,这份“想成为教师”的想法终于从模糊的念头,变成了坚定的职业追求。
如今回望,他笑着说:“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内心——转专业不是逃避,而是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沉下心的路。”
教学与管理双肩挑:把挑战变成成长的阶梯
成为长寿桥教育集团的中层管理者后,许一洲学长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平衡繁重的行政工作与一线教学?“刚开始真的手忙脚乱,时间像被切成了碎片,既要盯教学进度,又要协调部门事务”,他坦言,最初的适应期充满压力,但也藏着珍贵的成长机遇——比如参与副校长竞聘的经历,让他在团队协作、沟通协调、领导能力上实现了质的突破。
面对“如何看待荣誉”的问题,他的回答格外清醒:“杭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运河青年标兵这些称号,不是‘成绩’,而是对‘做事过程’的肯定。比起纠结能不能拿到荣誉,不如先想清楚‘怎么把事做好’——该做的都做到位了,荣誉自然会水到渠成。”
他的微信里一直存着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不仅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处理工作的准则——不急于求成,只专注当下,反而走出了更稳的路。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止教知识,更要护成长
作为信息科技教师,许一洲学长深知小学信息课常被“边缘化”,但他始终坚持:“不管什么学科,核心都是‘育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状态。”
有一次,他带学生排队上课时,发现一名孩子迟迟不愿走出教室。耐心询问后才知道,孩子正遭遇同伴欺凌。这件事让他更加坚定:“教育从来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看到学生的情绪、守护他们的内心,和教他们编程、懂原理同样重要。”
在教学中,他还特别注重 “动手与创新”:教控制系统时,会让学生亲手模拟空调控制系统,在拆拆装装、写写代码中理解背后的逻辑;面对教材更新、教学模式转变,他主动将实验教学、素养教育融入课堂,鼓励学生 “把课堂知识用在生活里”。“教育改革不是改教材,是改我们的理念——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学习有趣’”,他说。
AI与教育:做“善用技术”的教育者
谈及AI对传统教育的影响,许一洲学长有自己的思考:“AI永远替代不了教师,但能成为很好的‘助手’。”他认为,AI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帮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但真正的教育,始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 ——“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让AI替代我们’,而是‘怎么让人用好AI’”。
目前,他正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智能监测系统” 的相关工作,希望用AI技术更早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为教育增添一份 “科技温度”。这份对新技术的接纳与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育者的前瞻性。
给学弟学妹的话:拓宽视野,脚踏实地
面对当前教师编制减少、就业竞争加剧的现状,许一洲学长没有回避,反而给出了实在的建议:“计科师范专业的优势不止在‘当老师’,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懂计算机、有信息素养的人。找工作时别把自己局限在‘公办学校’里,少儿编程、机器人教育这些非学科培训领域,也是很好的方向。”
他还特别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大学学的知识会滞后于工作需求,只有保持学习的热情,才能跟上变化。我大学前三年也很迷茫,但慢慢调整、慢慢积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你们也一样,不用急,一步一步走稳就好。”
结语
这场采访,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教坛新秀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生态度。许一洲学长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理想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空谈,而是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持、每一件“小事”里慢慢实现的。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我们而言,这份“踏实做事、心怀热爱”的初心,或许就是面对未来最好的底气——只要方向坚定、步履不停,我们终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图文 | 吴婧 薛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