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之江测绘创新”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5年8月29日,由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期“之江测绘创新”论坛在我校仓前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智能测绘赋能低空经济”为主题,吸引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南方测绘集团等单位的 150 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测绘领域从业者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浪潮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技术突破、政策趋势、产业生态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度研讨。
论坛伊始,博彩公司排名
副院长李秀梅致欢迎辞。她对全体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学科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感谢。随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一级调研员杨卫东处长致辞。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新兴赛道,测绘地理信息是其“空间底座”与“安全引擎”,而要充分发挥这一核心作用,必须依靠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运转,为论坛研讨奠定了方向基调。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工信装备工程研究院低空经济板块负责人薛涛、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无人机研究院杨波副院长、浙江省测绘学会无人机专委会熊亮博士以及杭州师范大学谢斌副教授,分别以《发展低空经济,构筑新质生产力》《AI 赋能 GIS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构建及江苏实践》《产教融合视角下低空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低空经济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杭师大的探索》为主题,从战略、学科、产业、育人维度,勾勒低空经济与测绘融合的发展路径。
进入下午的企业技术案例专题报告环节,论坛聚焦“技术落地场景”,进一步将理论探讨转化为实践探索。浙江航天宏图、南方测绘、上海赛华信息科技、杭州明智时空科技、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杭州天徕、杭州迅猫数字等企业,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生动呈现智能测绘机器人、星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一系列尖端技术与装备的实际应用成果。这些来自产业一线的实践案例,不仅让参会者直观了解技术落地的具体路径,更为推动测绘领域“高精尖”技术向低空经济“真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多元且可借鉴的思路。
本次论坛以“技术—产业—育人”为主线,搭建起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我校作为承办方,依托地理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优势,深度参与议题研讨与成果输出,既向行业展示育人成果,也为学科发展捕捉产业需求。未来,各方将以本次论坛为起点,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推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人才适配”的融合发展,绘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文/图 方佳毅)